【煙臺日報】齊魯名廚工匠創新聯盟走進港口企業 廚藝碰撞中展開“工人思政課”


由山東省財貿金融工會、山東省精品旅游促進會主辦,煙臺市總工會、山東港口煙臺港集團有限公司工會承辦的齊魯名廚工匠進港口企業展示交流活動日前舉辦,魯菜名廚工匠與港口職工進行深入交流,搭建起跨行業溝通平臺,推動魯菜經典烹飪技藝與港口崗位實干精神互鑒互促、共同提升。
當前,餐飲業不僅是服務廣大人民群眾的民生行業,也是擴大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去年11月,省財貿金融工會聯合省精品旅游促進會,組織18位魯菜宗師、齊魯(大)工匠、山東手造(大)工匠,成立了齊魯名廚工匠創新聯盟,搭建起名廚工匠學習交流的綜合性平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培養魯菜高技能人才,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
聯盟成立以來,組織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進高校、進企業、進機關食堂交流活動,在弘揚魯菜文化、傳承工匠精神、推動魯菜創新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此次交流活動,既是工會組織服務港口產業發展、豐富職工飲食文化、滿足職工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舉措,更是魯菜烹飪技藝與港口工匠精神的碰撞與升華。我們希望搭建起兩個行業間溝通學習的橋梁,推動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省總工會常委、省財貿金融工會主席倪道余在座談交流環節表示。
此次活動既是一場廚藝的交流碰撞,也是一堂生動的“工人大思政課”。在活動現場,齊魯名廚工匠創新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山東手造大工匠程偉華分享了自己深耕魯菜技藝、提升魯菜影響力的故事。生動的語言飽含著他對魯菜的熱愛和對技藝傳承的責任擔當。程偉華還向山東港口煙臺港職工贈送了《首批資深魯菜大師精品集》。該書不僅是魯菜智慧的結晶,更是傳承的接力棒,書中詳細記錄了經典魯菜的制作精髓,承載著前輩大師們對精湛技藝的執著追求和對魯菜永續創新的熱切期許。
“烹飪大師工匠是行業的杰出榜樣代表,是講好‘工人大思政課’的重要力量,他們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就是最生動、最鮮活的思政教材。希望大師們樂于此業、精于此道,傳道授業、啟智育人,當好魯菜文化的傳承者、魯菜技藝的創新者、魯菜發展的引領者,繼續為弘揚齊魯飲食文化、推動魯菜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倪道余說。
煙臺是魯菜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文化悠久、底蘊深厚、技藝精湛。在活動中,程偉華等烹飪大師還現場展示了經典魯菜的制作過程,并闡述了菜品所蘊含的技藝傳承要點。熗肉片、黃燜雞翅、汆韭香魚丸、茄汁苦瓜魚條……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既傳承了魯菜神韻,又展示出極致匠心。
“無論是提升服務品質,還是推動行業發展,核心都離不開深厚的技藝積淀和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這種精神,正是來源于像各位烹飪大師這樣經年累月實踐、鉆研、不斷創新的千錘百煉。”煙臺市總工會黨組成員、常務副主席陳海濤表示,“我們希望魯菜的傳承能夠真正走進一線,服務廣大職工的餐桌,讓大家在辛勤工作之余,品嘗到更地道、更美味的佳肴,感受到‘家’的溫暖和‘匠心’的溫度。”
YMG全媒體記者 鐘嘉琳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