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煉匠心強隊伍 創新賦能促發展——芝罘區總工會“芝工淬煉”計劃創新工作案例
一、推薦理由
近年來,煙臺市芝罘區總工會創新實施“芝工淬煉”計劃,逐步將覆蓋范圍從區總工會干部擴大至全區各基層工會干部,共約1300余人,以“培養筑基、能力提質、人才增效”為核心,著力構建新時代工會干部“1+2+3”培養創新體系。該計劃以問題為導向破解基層工會干部能力短板,以系統思維構建培養生態,為新時代工會干部隊伍建設提供了兼具創新性與實操性的“芝罘樣板”。
二、案例情況
(一)主要內容
一是以“分層培養”為驅動,構建全鏈條培養體系,夯實工作根基。建立“新人入門班、骨干提升班、主席領航班”三級培養體系,針對新入職工會干部開設職工服務、勞動法律等基礎培訓,為業務骨干設置生產保護、權益保障等實戰模塊,面向基層工會主席開展黨建引領、工會改革等專題研修。自“芝工淬煉”計劃實施以來,累計組織分類培訓10余期,赴重慶、成都等地考察學習3期,覆蓋工會干部800余人,逐步實現了“人崗相適”的精準培養。
二是以“強理論、強實踐”雙賦能,提升學用結合能力水平,鍛造實干本領。在強理論賦能方面,打造“普遍+訂單”式學習機制,全面提高工會干部專業素質和履職能力。組織全區各級工會干部普遍參加全國、全省網絡學院關于黨的二十大精神、工會法實施條例等培訓20余次,參與學習2500人次。結合不同干部實際需求,通過舉辦職工權益保障等方面的專題培訓、開設線上職工權益保障專題課堂的方式,組織有理論學習需求的工會干部參加學習。在強實踐賦能方面,定期召開智工云講堂、業務座談會等會議活動40余次,組織工會干部講政策、講業務,真正實現做和說有機結合;組織各級工會干部參與全區產改工作、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等樣本點驗收;鼓勵在職工之家等陣地建設時與工會干部的設計思路進行深度融合。
三是通過“梯隊建庫、動態輸送、品牌轉化”三步走,持續輸出高水平工會干部,構建成長生態。在梯隊建設上,依據從事工會工作時間、工會業務綜合水平等標準,建立“新秀—骨干—頭雁”“金字塔式”工會干部成長模式,根據日常工作表現、專業能力等進行動態調整。在動態輸送上,制定《芝罘區工會社工工作專業人才管理實施細則》,嚴格工作職責,明確工作分工,以崗定責、以責定標,暢通工會干部成長路徑,充分激發工會干部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委派優秀的工會干部下基層蹲點,協助基層工會開展工作。在品牌轉化上,由30余名工會干部組建“宣講團”,組織進企業、進社區、進校園宣講工會為職工提供的10項服務、依靠職工辦企業、職工權益保障等內容80余次,覆蓋職工近萬人。
(二)工作成效
煙臺市芝罘區總工會自實施“芝工淬煉”計劃以來,全區工會干部在理論素養、綜合能力和服務效能上顯著提升。在理論素養提升方面,全區各級工會干部積極學習,累計撰寫工會工作新聞稿件400余篇,在新華網、人民網、《大眾日報》等各級各類媒體發表100余篇,成為了講好工會故事、唱響工會聲音的“主力軍”。在綜合能力提升方面,在區總工會組織開展的“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專題調研”“縣級工會加強年專題調研”“芝罘區廠務公開民主管理調研”等系列課題調研活動,分組別由工會副主席帶頭下沉一線,同步完成建會入會、陣地打造、四季服務、集體協商等工作,促使工會干部結合崗位職責, 錘煉工會干部在調查研究中的綜合協調能力。在服務效能提升方面,注重“職責意識”,積極延長服務手臂,認真履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竭誠服務職工群眾的基本職責,以此增進群眾感情、掌握基層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