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禁毒日丨珍愛生命 遠離毒品
國際禁毒日,全稱“禁止藥物濫用和非法販運國際日”,是每年的6月26日。這個日子的設立旨在引起世界各國對毒品問題的重視,號召全球人民共同解決毒品問題。1987年6月,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了聯合國部長級禁毒國際會議,會議結束時與會代表一致通過決議,從1988年開始將每年的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
毒品的危害
1、嚴重危害人體的生理機能
毒品在應用過程中或停用過程中,都會使人體出現一些不適應的癥狀,比如焦慮、抑郁、忽冷忽熱、流鼻涕、出汗、惡心、嘔吐、腹瀉等等。過渡濫用毒品會引發多種并發疾病,如肝炎、肺炎、敗血癥,嚴重還會造成突然死亡。
2、危害中樞神經出現精神異常
毒癮發作時,大多會不顧廉恥,喪失自尊。享受吸毒帶來的快感后會陷入極度壓抑、悲觀、恐懼、多疑,強烈致幻的影響下會出現自傷、自殘、自殺等行為,亦會失去理智和自控能力,六親不認,殘忍地傷害身邊的人。研究表明,82%的苯丙胺濫用者即使停止濫用8至12年,仍然有一些精神病癥狀,一遇刺激便會發作。
3、易感染艾滋病等傳染性疾病
比較常見的是性傳播疾病,由于吸毒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特別是吸毒者常常共用注射器、靜脈注射毒品、吸毒后亂性等危險行為,非常容易產生交叉感染。
毒品的危害不僅僅是對個人健康的威脅,更是對整個社會的危害。毒品是一種破壞人體健康、違法并且極易上癮的物質。常見的毒品有冰毒、海洛因、大麻、搖頭丸等,它們會對我們的身心造成極大的傷害,損害我們的身體健康。
禁毒的重要性
毒品不僅直接危害個人的身心健康,使人陷入無法自拔的深淵,還破壞家庭關系,導致社會不穩定。禁毒工作對于維護社會和諧、保護人民安全至關重要。通過加強禁毒宣傳教育,提高公眾對毒品危害的認識,可以有效預防毒品犯罪的發生。同時,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毒品犯罪活動,是維護社會治安的必要手段。禁毒工作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努力,讓我們攜手共建無毒社會,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幸福生活。
如何預防毒品?
1、保持心理防線,不要盲從。
2、認清毒品的危害和種類,多閱讀緝毒和毒品方面的書籍。
3、培養不吸煙的良好習慣,杜絕不良嗜好。
4、正確面對挫折,一定不要因挫折和考驗頹廢吸毒。
5、不糊涂助他人:不要幫不了解底細的人托運、攜帶、領取包裹;外出旅行時,忌行李上有敞開的口袋或縫隙,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6、不要對未知事物有太多的好奇心。更不要有只嘗試一次,以后不再吸毒就不會上癮的這種想法。不存僥幸之心:不因獵奇而“以身試毒”,不因心煩而“借毒消愁”,吸毒一口,掉入虎口。
7、當身邊的朋友介紹新東西類似毒品讓你嘗試時,委婉地拒絕他們避免自己受到毒品的危害。不交吸毒之“友”:如發現身邊中有吸毒、販毒行為的人,一要勸阻,二要遠離,三要舉報。
8、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遠離娛樂場所尤其是在深夜,不接不明物品:不隨意接受“熱情的陌生人”的飲料、零食、香煙等,保持清醒頭腦,注意待人接物,警防他人“下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