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国产福利永久发布页,小说区 亚洲 校园春色,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亚洲

“市域一體”展示您當前的位置 : 煙臺工會網 >> 信息發布 >> “市域一體”展示

煙臺黃渤海新區總工會聚焦“市域一體” 打造助力鄉村振興“1+N+4”品牌

來源:時間:2023-03-15 10:33
A+A-

  煙臺黃渤海新區總工會以擴展深化工友創業園培育提升為目標,構建“工會運作、勞模引領、社會扶持、職工響應”的工友創業園新格局,打造形成“1+N+4”工友創業助力鄉村振興“市域一體”亮點品牌。目前已完成培育“市級工友創業園”3家,“省級工友創業園”1家,在培育2家,扶持創業100余人,吸納農民工、農村轉移勞動力等重點人群就業4萬余人,帶動就業7萬余人,實現農民工等重點群體技能提高、增收致富,在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打造助力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彰顯工會組織的智慧和力量。

  一、打造“1+N+4”品牌,助力鄉村振興新發展

  搭建一個服務平臺,筑牢發展內在根基。落實“建園、建會同發動、同部署、同落實”工作要求,制定“基層工會創建模板”,規范健全基層工會組織機構,深化職工服務,同步創建“職工之家”,建好各類活動“硬件”設施,形成“硬件”“軟件”和“自身建設”三位一體互動并進的工作格局,切實把工會服務延伸到鄉村一線,普惠農民工,為工會深度參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筑牢一線服務保障平臺。

  推進多維服務措施,建立長效發展機制。深化建設“服務聯系、賦能提升、資源共享、競賽助力、促進就業”五個平臺,建立長效發展機制。堅持“一園一臺賬”,指定專人定期調度工作推進情況及發展需求,做好指導服務等各項工作;加強與人社、街道(鎮)聯動工作,切實發揮“齊魯工惠”智慧就業服務功能及家政培訓基地作用,搭建工會“全程、多維、精準”的線上線下培訓就業矩陣,探索實踐“崗位需求-技能培訓—上崗就業”菜單+訂單式就業服務模式;建強工會創業導師隊伍,深入開展創業指導、勞動法律體檢等服務,促進就業能力和就業質量雙提升。

  聚焦四個重要行業,匯聚振興發展合力。系統謀劃部署,制定細化《關于實施工會助力鄉村振興行動的實施方案》,聚焦推動農業、水產、家政服務、創業孵化四個行業創建各具特色的工友創業園,凝聚起多個行業力量,釋放不同行業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吸納帶動更多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創業就業。

  二、“市域一體”亮點品牌,聚力創業就業新突破

  (一)依托藍色海洋經濟建設,為水產行業農民工提供精準創業就業服務

  山東安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工友創業園依托國家藍色海洋經濟發展政策措施,在各級工會大力指導幫助下,加快水產行業科技成果轉化,以“龍頭企業+創業園+農戶”模式,為水產養殖行業提供優良種參。截至目前扶持農民工50余人創業,吸納農民工、農村轉移勞動力等重點人群就業200余人,帶動就業1萬余人。一是強化人才支撐,依托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中科院海洋所、大連海洋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單位10余名知名專家組成公司專家委員會,開展技術指導、技術交流、技能培訓等活動。二是強化培訓服務,整合各類資源,聯合煙臺市水產研究所、蓬萊市水產技術推廣站開展“陽光工程”“新型漁民”水產養殖培訓班,為當地農民工搭建培訓服務及交流平臺,不定期開展法律、商業、文化、技術等主題培訓,提升園區內職工群眾及當地農民工文化技術水平,帶領養殖戶科學化養殖,走健康發展之路。三是強化就業服務,充分發揮工會服務平臺作用,線上結合“齊魯工惠”就業服務平臺,線下結合開展“春風送崗”“陽光就業”“金秋招聘月”等,為沿海農民工、農村轉移勞動力等重點群體提供精準就業服務。

  (二)深化家政服務品牌,為女性群體賦能實現創業就業新突破

  山東萬虹家政服務有限公司工友創業園在各級工會指導幫助下,把技能培訓作為促進就業的第一抓手,截至目前扶持農民工30余人創業,吸納農民工、農村轉移勞動力等重點人群就業2萬余人,帶動就業3萬余人。一是注重賦能提升,依托工友創業園技能培訓平臺優勢,建立專業過硬的培訓師資隊伍,深入開展“家庭事務管理、健康護理、法律安全”等方面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幫助婦女群體全面掌握多項綜合技能,提升自身競爭力,增強家政服務人員“自我造血”功能。二是搭建平臺載體,依托“金葵花工程”項目,推行“三免”政策—免費培訓、免費安置就業、免費購買保險,提升女性勞動者就業保障。三是健全制度機制,重點圍繞家庭看護、家務管理、家庭保潔、家政培訓等領域制定完善施411項制度,成功完成家政服務標準化體系建設,實現了實操標準與就業指導相結合,家政服務與市場需求緊密接軌。

  (三)發揮創業孵化機構力量,為創業者和小微企業搭建孵化平臺

  煙臺市政建設集團工友創業園依托魯臺新材料產業孵化園,為創業者和小微企業積極搭建平臺,提供行業專家服務,努力為創業者降低創業風險和創業成本,提高創業成功率,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截至目前,園區扶持創業人數30人,吸納農民工、農村轉移勞動力560人,帶動就業3000余人。一是強化人才支撐。依托清華大學、中科院、哈工大、航天513所、中節能、駐煙院校等專家,集成各類資源建設了“煙臺新材料科技企業創新創業服務平臺”,為創業園提供技術支撐和咨詢。二是強化創業扶持。依靠合作企業現有資源,搭建包括科技資源共享、專業人才培訓、創業信息咨詢、資金支持等系統及創新成果展示平臺,為中小微科技企業提供公共技術服務和企業管理、合理規劃專業指導,有效提高了初創期中小微企業的生存力和競爭力。三是強化培訓服務。整合各類資源,積極搭建培訓服務及交流平臺,不定期開展法律、商業、文化、技術等主題講座,提升園區內職工群眾文化技術水平。

  下一步,黃渤海新區總工會將繼續緊抓建設新機遇,不斷優化創新工作機制,加大推進家政服務行業勞動力培訓及創業扶持力度,搭建高水平學習交流平臺,通過典型引領帶動,激活更多涉農創業主體,匯聚合力助推鄉村振興提質增效。

責任編輯:煙臺市總工會

版權所有 煙臺市總工會地址:煙臺市萊山區觀海路75-1號電話:0535-6247570

魯ICP備19047709號-1